找到相关内容10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

    的,非本有。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就是指不要被我相所束缚,要从我相中醒觉过来,清除心理障碍,不让悲观、愤怒、焦躁等不良情绪控制身心,了达万法缘生,当下虚幻,从而...

    释法瑛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367859.html
  • 兵役与公民身份—— 抗日战争时期僧伽身份的重构

    论修证则曰流转远灭,制心理则曰疾断烦恼,阐因果如影形符印,说有为若野马阳焰。析法相于渺渺,纳世界于空空。……戒杀生以养好生之德,甘退让以博忍辱之名。斥进取为贪欲,崇知足为懿行。以是万法无常,悲观为本,但求...

    何子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0367981.html
  • 作为方法的印顺:问题意识、诠释效应及其它

    不胫而走的一句名言。虽然很多人都声称拥有这句名言的发明权,虽然乐观派和悲观派对于其内涵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,但最重要的是这激发了大家对于台湾佛教的持续关注。因此1990年代以来,随着两岸佛教界和学术界的...

    宣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0668194.html
  • 解读佛教文化:唐代佛教(1)

    悲观,表示屈服,完全不敢有对抗的想法,专心在死字上做功夫,希望死后解脱轮回之苦,永远无为和安乐。爱无为的是懒情人,爱安乐的是贪私人,佛教基础建立在统治阶级的懒惰贪欲自私等卑劣心理上面,统治阶级始终不会...

    范文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4468850.html
  • 最初的根本佛法

    引导众生出离生死之苦,而得涅槃之乐。所以《法华经》说:“我此法印,为欲利益世间故说。”   参?三法印的正确认知   过去佛教一直给人悲观消极、遁世避俗的印象,这是因为一般人对佛教所说的“苦”、“空”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4569191.html
  • 陈泉州:信、解、愿(1)

    事情很多呀。再想想看,父母撇下儿女早走了;儿女得了癌症,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,何其无奈?这都依靠不住呀!不是我们悲观,而是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,它们的发展不是如我们所愿去运行的,我们把握不了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0669442.html
  • 星云大师与人间佛教全球化发展之研究

    淡忘,以致于世人轻垢佛教,以为只是  普通心性之学或消极悲观之说,不足以经世济民匡正人心。  所谓“己不作,教他作,未之有也”,自己都无法实践,又如何能化导他人呢?这些话不仅是佛教,也是所有宗教在全球化...

    陆 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1869454.html
  • 星云大师与赵朴老

    朴老看来,一个人如果摒弃宗教,那连话都会说得不周全。因为“世界、如实、现行、现实、相对、绝对、弘扬、刹那、悲观、清规戒律、临时抱佛脚……”等等一系列词语、说法,都来自佛教。一个单纯的见面打招呼,彼此互...

    满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1969455.html
  • 天台宗传承资料(2)

    戒律重视实践,当时响应的人很少,他为此事非常痛心,在文字里常流露他的悲观失望。智旭的禅教律学,后来都指归净土。一般净土宗徒,都以为智旭是袾宏的继承者。但智旭平时推崇袾宏的却偏重在戒律,而不在净土,只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769611.html
  • 佛教与社会──科际整合的启示与贡献

    亚洲社会中,正统宗教并非唯一的宗教,所以缅甸人很少接受佛教苦的教义,他们一点都不悲观,事实上大多数缅甸人所内化的“业力的佛教”远比“涅槃的佛教”来得多很多,两者差异很大,“业力的佛教”的实际影响与“涅槃...

    林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2069740.html